
今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从基层实践对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的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2016年7月底,广西桂林市作为广西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的试点城市,在桂林市政务中心和高新区七星区政务中心正式启动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工作,实行企业名称申请锁定、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发照一体化网络登记模式。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桂林市高新区七星区工商局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工商登记全程电子的各项工作,另一方加强对工作实践的问题收集和分析,并就有关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一、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的现实基础
(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的技术基础。21世纪是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经济的服务者,要主动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趋势,要善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着力推动互联网与商事登记的深度融合,优化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做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文章。高新区七星区工商局结合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的试点改革,推行“互联网+登记”概念,借助网络与微信平台推出网上预约登记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便捷的登记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二)企业注册申请量飙升是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的需求基础。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措施,大大降低了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条件,导致市场主体的注册申请量大幅 ……此处隐藏1084个字……,构建包含物理安全、网络基础平台安全、信息资源层安全、业务应用层安全在内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切实保障电子签名的合法可靠和电子数据的安全稳定。
(二)注重政策法规保障,加强电子档案管理。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外,不应要求企业另行送达书式文档材料,所有申请材料全部通过登记界面完成。在实行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的过程中,工商部门要积极与相关司法部门及其它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电子档案法律法规的早日通过,保障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还要借助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科学设计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安全性,提升电子档案的凭证作用,大力提高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的简便性。
(三)推进商事主体登记改革,放开企业经营范围的核定。现行登记模式对经营范围核对的限制,降低了全程电子化登记的易用性。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可参考深圳实行的市场主体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相分离模式——在注册登记过程中,营业执照无需记载其经营范围,企业在取得法人资格后,可以在法律法规要求下自主选择经营范围。这样,企业在全程电子化登记中就无需为经营范围的核定而烦恼,减少了因此而产生的沟通成本,更能体现全程电子化这种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方式的便利性。
(四)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加强宣传引导工作。电子营业执照是全程电子化登记及后续工商管理的重要支撑,也是登记机关最终发放的市场主体资格凭证。电子营业执照的实用度越高,越有利于全程电子化登记的推广使用。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重视宣传引导工作,既要宣传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给企业带来的便利,还要引导企业利用电子营业执照进行网上亮照、验照、网上申报和网上业务办理,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功能,扩大电子营业执照适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