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中国人表达感情比较含蓄吧,我不习惯面对面坐下来和你聊一聊,但是,在平时的闲谈中,我总是向你传递正能量,我想你一定也心领神会——你卧室贴满奖状的那面墙上,还贴了许多花花绿绿的小纸条,上面写着励志的话语,读来觉得我的大贝长大了、懂事了。而我也喜欢以我的方式——在朋友圈发篇文章鼓励你,同时也是鼓励我自己,今天还是以这种方式,和你谈谈我读书时的事情。
前段时间,我和我的发小难得见上一面,我们谈起读书的事儿。她说,那时家里穷,供不起三个学生上学,她三妹已经上了两个一年级了,不能让三妹总是蹲在一年级里,于是,当时上初二的她毅然决然得收拾铺盖卷,给老师说了一声就走人了。她回家后才给父母宣布:她不上学了,要在家照看小弟,做家务,帮着父母干农活。
和我差不多大的玩伴,有很多辍学的,我从来就没有过这个念头。虽然我家也是供了三个学生,父亲的负担很重,但是他的态度很坚决:“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上学。”我三叔曾劝我父亲:“女孩子家认几个字就行了,供女孩子上学没有用,还不如把钱攒着给儿子盖房子。”父亲那时真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天天算计着我们姐弟仨的学费,卖粮食,卖小猪,实在没的卖了,就东借西磨使贷款,说啥也要供我们上学。
虽然每次交学费都是非常困难地凑齐,但是,这更激发了我学习的斗志,学费交上以后,我会用功读书很长一段时间。不过,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是到了上初三的时候才拼命学习的。记得大夏天里,临考之前,坐在教室里热得直淌汗,走到哪里都是热。中午休息的时间,我和同学躲到实验楼后面的阴凉处背书。那年夏天,感觉背诵了很多的东西,具体背诵了什么全忘了,只记得那个夏天很热,又很充实。更有好学的同学,下了晚自习还要自我加压,熄灯后点了蜡烛在宿舍里看书,困得睡着了,结果蜡烛烧着了褥子,我同学惊醒后用手扑火,手上烧起了水泡。
求学多年,那些稀里糊涂的日子都记不清了,唯独发奋读书的日子记忆犹新,那时考上中专就相当于吃上国库粮,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备考时热得流汗,也没觉得多苦,大家都在拼命学习呢!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有很多我写了n遍的内容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但是,没有这些内容打基础,就没法向前走一步,所以,那些看似无用打基础的东西还得写,还要学。当有一天你遗忘了很多当初背诵的公式、定理、课文,沉淀下你最需要的东西,你会明白:“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你不“千淘万滤”,怎能“吹尽狂沙”?
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考大学、找工作都需要考试,防止社会阶层固化,考试算是一种比较公平的方法了。若要考试通过,必须得读书啊,这算是工具性的目的吧!在读书的过程中难道你没有一点点的小震撼、小感动?没有因解开一道题豁然开朗、欢呼雀跃?没有因故事中人物的命运而欢喜、忧愁?有的,肯定有的,这种精神上的感受是不是让你感觉到“小我”变成了“大我”?
还有一个原因,多读书让人更有精气神。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在单位里,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精神面貌是不一样的。虽然读书不给你加薪,但钱是买不来精气神的。同理,勤奋地工作并且认同自己的劳动,也特别有成就感,走起路来踩得地面咚咚响。
再回到前面说的我的发小,她后来去青岛打工,又在青岛定居。闲谈间看她神采飞扬,必是生活惬意。问她当初辍学后悔不?她说:当然后悔,但当时没办法呀!现在的她,工作之余经常看书,算是弥补当初未能读书的遗憾吧!
我的大贝,和你说了半天读书的事情,就是想告诉你:什么时候就该干什么,就像什么节令干什么农活,会预示着什么样的收成一样。和你分享几句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我的大贝,你现在青春年少,读书正当时呢!